课程名称: 遗传学实验
英文名称: The experiment of Genetics
课 号: 1060010530
所 属 院: 生命科学学院
日 期: 2006 年 3 月 20 日
周学时 | 2 | 总学时 | 32 | 学分 | 1 |
教学对象(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和年级): 生命科学学院的本科三年级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与技术基地班专业,北京中医药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二年级学生,南开大学医学院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三年级学生。
| |||||
预备知识: 遗传学实验课属必修的专业基础课(B类),实验学生应已修完大学本科高等数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物理学等基础理论课和相应的实验课,系统学习了普通生物学或普通动物学、植物学,学习了或与本课程同时学习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理论课。 | |||||
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遗传学实验是生物学实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遗传学实验课是对生命科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基本技能技巧、良好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培训的重要教学环节。 本课程在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设计实验内容,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和认识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进一步加深对遗传学理论课所学经典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和遗传工程等基本理论的理解。从不同层次训练学生的多种遗传学操作技术,培养基本功扎实、技术全面、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现代生物学人才。
| |||||
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上实验课的同学做到: 1. 课前预习、写预习报告,上课时由任课教师检查,并将预习报告连同实验报告一同上交教师批阅。 2. 提前5-10分钟进入实验室,提前检查和核对实验用具。 3. 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进行实验检查,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和良好的素质。 4. 实验报告要按照正式的科技论文格式书写。 5. 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正常使用仪器和实验用具,做到损物登记,教师及时提醒违规操作者。 6. 保持课堂秩序、维护环境卫生,强调水电门窗等的实验室安全,严格卫生值日制度。
|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一.果蝇的一般性状观察 3学时 实验内容:肉眼观察体色、眼色、翅膀形状、背纹、性别特征 显微观察刚毛、性梳、腹片、眼形、生殖器 实验技术:显微操作技术、果蝇麻醉技术 主要仪器设备:显微镜、照光培养箱、电热鼓风干燥箱 实验项目二.大蒜根尖多倍体诱变及染色体分析(综合) 5学时 实验内容:植物材料培养、多倍体诱变、染色体制备、多倍体分析 实验技术:植物多倍体诱变技术、植物组织固定技术、 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植物组织解离技术 Giemsa染色技术、染色体显微分析技术 主要仪器设备:冰箱、显微镜、低速离心机 实验项目三.双翅目昆虫幼虫唾腺染色体的制备与分析 4学时 实验内容:昆虫幼虫唾腺摘取、多线染色体制片与分析 实验技术:昆虫幼虫唾腺分离技术、压片法制备染色体技术 苯酚品红染色技术 主要仪器设备:显微镜 实验项目四.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 2学时 实验内容:人外周细胞接种、淋巴细胞培养 实验技术:淋巴细胞培养技术 主要仪器设备:高压灭菌锅、超净台、CO2培养箱 实验项目五.人外周血染色体制备(综合) 4学时 实验内容:收获分裂中期细胞、染色体制片 实验技术:秋水仙素处理细胞分裂中期终止技术、 细胞低渗技术、细胞固定技术、 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技术 主要仪器设备:超净台、CO2培养箱、温箱、低速离心机 实验项目六.人染色体分带与核型分析(综合) 4学时 实验内容:染色体制片G显带、染色体显微观察、染色体组型分析 实验技术:染色体G分带技术、Giemsa染色技术、核型分析技术 主要仪器设备:水浴锅、显微镜、染色体自动分析仪 实验项目七. 质粒的快速提取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综合) 5学时 实验内容:细胞培养、质粒提取、核酸凝胶电泳 实验技术:干热灭菌技术、湿热灭菌技术、无菌操作技术、 细菌培养技术、核酸提取技术、核酸染色技术、 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 主要仪器设备:超净台、高压灭菌锅、振荡培养箱、 高速离心机、微量加样器、电泳仪、 电泳槽、紫外分析仪 实验项目八.大肠杆菌转化实验(综合、自选) 5学时 实验项目九.果蝇的杂交实验(综合、自选、开放) 5学时 实验项目十.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制备与分析(综合、自选) 6学时 实验项目十一.粗糙链孢霉杂交实验(综合、自选) 4学时 实验项目十二.衣藻遗传转化实验(综合、自选、开放) 6学时 实验项目十三.植物细胞器基因组分离 (综合、自我设计、开放、2人一组) 实验项目十四.电子显微镜观察DNA形态和复制形式 (综合、自我设计、开放、2人一组)
遗传学实验课共设置十四个实验项目,实验一至七为27学时的规定实验项目,其中包括3个基础性实验项目和4个综合性实验项目。实验项目八至十四为必须选择项目,其中实验项目八和十二任选其一,实验项目九至十一任选其一。实验项目十三至十四是在本课程授课期间为学生提供的自我设计、综合创新型开放实验。
| |
教
材 | 名称: 自编遗传学实验指导讲义 |
作者:白艳玲 赵素然等 | |
出版日期: | |
出版社: | |
获奖情况:
| |
使用情况: 较好
| |
主要参考书 | 郭善利 刘林德主编《遗传学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 |
杨大翔编著《遗传学实验》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 | |
郝福英主编《生命科学实验技术》2004 | |
| |
| |
| |
| |
| |
| |
| |
| |
| |
本大纲的特色(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方面改革的情况):
本大纲的内容为2005年秋季为本科生开出的全部实验,包括经典遗传学基础性实验如果蝇形状和杂交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综合性实验如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与核型分析等,在国内高校中独具特色开出的创新性实验—衣藻遗传转化试验。 为了加强学生基础实验的动手能力培养,课程组在教学方法上一改原来因课时数限制,实验的前处理和材料培养由教师完成的方式,通过加班全天开放实验室,千方百计弹性式地安排学生完成完整实验。最大限度地解决目前存在的本科遗传学实验中开设高水平和创新性实验与教学课时严重不够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