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实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11-09浏览次数:0

课程名称:  分子生物学实验           

英文名称:  Practice in Molecular Biology 

课    号:  1060010700               

所 属 院:  生命科学学院             

日    期:  2005 年  11  月  17  日    

周学时

4

总学时

66

 学分

2

教学对象(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和年级):

主要面向生命科学学院所属专业三年级第二学期本科生。

 

 

预备知识:

要求学生应修完分子生物学相关的基础学科《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实验》等课程,对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应有所了解。

 

 

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分子生物学实验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实验技能是高素质生物类人才必须掌握的。在1~2个综合性实验基础上将其分解成若干单元实验,包括质粒DNA提取、基因克隆、表达、调控及酶活性测定等内容,涵盖了许多实用的分子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如PCR、DNA“提、切、连、转”、蛋白表达、活性酶提取、酶活性测定等9个单元。

在理论上让学生认识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原理,在实践上让学生熟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基本要求及仪器设备的操作要领,使学生学到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加深分子生物学理论的掌握,学习完后立即应用到“百项工程”、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中去。

 

课程的基本要求:

1、为保证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要求教师预实验、集体备课。预实验和集体备课时,对授课学生开放;

2、实验教学中,分小班(40人左右,每2人一小组)授课;

3、学生课前预习,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并写出预习报告;

4、要求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根据自己从网络上获取的相关资料,设计出一个综合性的、探索性的实验,在学生讨论、实验教师点评的基础上、学生修改实验设计方案。考试包括实验和笔试二部分,尤其突出对实验结果的考核(占35%,包括实验进度、创新性、结果正确与否等)。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实验一、大肠杆菌质粒DNA的碱法制备                 5学时

实验二、质粒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3学时

实验三、载体DNA酶切与脱磷酸化                     8学时

实验四、目的基因的体外扩增及其酶切、回收            8学时

实验五、载体DNA与目的基因的连接                   8学时

实验六、高转化率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率测定        8学时

实验七、重组质粒的转化及转化子筛选                  8学时

实验八、目的基因的表达及SDS-PAGE检测              8学时

实验九、活性GSTZ酶的提取与活性测定                8学时

笔试                                        2学时

 

 

 

 

 

 

 

名称: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与技术

作者:陈德富等

出版日期:2006年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获奖情况:

 

使用情况:

本书是在南开大学“教材建设”专项经费重点资助下、针对该教学大纲、在原使用多年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讲义》基础上、结合分子生物学实验最新进展编写而成的实验指导书

 

 

主要参考书

朱玉贤等,2004,现代分子生物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童克中,2002,基因及其表达(第2版),科学出版社

Lewin B et al. Genes VIII,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Sambrok J, Molecular cloning, 3rd ed,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2001

 

 

 

 

 

本大纲的特色(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方面改革的情况):

1.    本大纲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我校特色;

2.    教学内容强调综合性、探索性、研究性和连贯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围绕课程体系编写了相应的实验指导书和参考书供学生使用;

4.    提倡教学启发式、讨论式、引导式,反对实验教学灌入式、结果式、为做实验而实验的教学法。